凯风

凯风自南,吹彼棘心。棘心夭夭,母氏劬劳。
凯风自南,吹彼棘薪。母氏圣善,我无令人。
爰有寒泉?在浚之下。有子七人,母氏劳苦。
睍睆黄鸟,载好其音。有子七人,莫慰母心。

【注释】

凯风:和风。一说南风,夏天的风。
棘心:棘木之心,一说棘木的纤小尖刺。棘,即酸枣,落叶灌木,枝上多刺,果实小而味酸。
夭夭:树木柔嫩貌。
母氏:母亲。
劬〔qú〕劳:操劳,劳苦。
棘薪:可以当做柴火的棘木。
圣善:明理贤善。
令人:品德美好的人。
爰〔yuán〕:句首发语词,无实义,一说何处。
浚〔jùn〕:春秋时卫国邑名,在今河南省。
睍睆〔xiàn huǎn〕:形容鸟声清和圆转,一说形容鸟色美好。
载〔zài〕:传载,载送。

【翻译】

和煦的风从南边而来,吹在那棘树的树心上。棘树之心还很柔嫩,母亲却是勤苦操劳。和煦的风从南边而来,吹在那棘树的枝条上。母亲明理而又贤善,我却不是美德之人。有股寒凉的清泉水,就在卫国浚邑之下。儿女纵然共有七人,母亲仍然劳苦不息。黄雀鸣声清亮婉转,悠扬之声传到耳边。儿女纵然共有七人,但却不能宽慰母心。

【解读】

《凯风》无疑是一首牵涉到中国传统“孝”文化的诗歌,然而对于此诗中表达的“孝”意,历来却有着不同的解读。《毛诗序》认为此诗创作的背景是“卫之淫风流行,虽有七子之母,犹不能安其室”,因此这是一首“七子能尽其孝道,以慰其母心,而成其志”的“美孝子”之诗。朱熹《诗集传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,认为七子通过“婉词几谏,不显其亲之恶”之举成其孝行。清末魏源、王先谦等认为此诗所写乃七子孝事其继母,近代闻一多则认为这首诗“名为慰母,实为谏父”。今人多认为这首诗表达的是儿子对母亲的歌颂和对自己的诘责,结合诗意这种理解似乎更为妥切。

全诗共有四章,前两章运用了叠咏手法,以南方来的凯风吹拂“棘心”“棘薪”起兴,比喻母亲对七子的抚养。母亲就如和煦的微风,精心照料这些“夭夭”的幼孩,直至“棘心”长成“棘薪”,幼孩得以成人。然而她虽劬劳辛苦又圣明贤善,我却没有成为有德的“令人”,委婉地表达出孝子反躬自责之心。诗的后两章,分别选取浚下寒泉和好音黄鸟两个意象进行比兴。清泉甘洌,暑夏可解人渴乏;鸟音婉转,栖木可悦人心耳,而我等七子却始终“莫慰母心”,再度渲染了对劳苦母亲的悯惜和对自己“无能”的叹息。

本诗文笔清新优美,尤其善用比兴,如凯风、棘树、寒泉、黄鸟等意象不仅暗示出由春入夏的时序变化,也蕴含着七子对母亲一片殷切的孝心。此诗对后世文学影响较大,六朝之前为妇女作的挽词、诔文乃至皇帝诏书,皆常用“凯风”“寒泉”以表达母爱,宋代苏轼在为胡完夫母亲周夫人所作的挽词中,还有“凯风吹尽棘有薪”这种从此诗直接化用而来的诗句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  • 飞翔(402985036) 评论 凯风:回首悲凉便陈迹,凯风吹尽棘成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