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经

《诗经》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:爱情婚姻类、战争行役类、劳动生产类、政治批判类、歌乐宴享类、祭祀史诗类。《诗经》广泛涉及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科学、文艺、道德、宗教等各个领域,因此又被誉为古代社会的“人生百科全书”。
旄丘
旄丘之葛兮,何诞之节兮。叔兮伯兮,何多日也?
何其处也?必有与也!何其久也?必有以也!
狐裘蒙戎,匪车不东。叔兮伯兮,靡所与同。
琐兮尾兮,流离之子。叔兮伯兮,褎如充耳。
【注释】

旄〔máo〕丘:前高后低的山丘。
葛: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,茎可编篮做绳,纤维可织布。
诞〔dān〕:延,长。
节:指葛的枝节。
叔兮伯兮:作者称卫国诸臣为叔伯。
与:结盟,交好。
以:原因。
蒙戎:蓬松,杂乱。
匪:同“非”。
东:向东而行。
靡〔mǐ〕:没有。
琐兮尾兮:渺小卑微,后用以形容处境艰难。琐,细。尾,末。
褎〔yòu〕:服饰盛美,一说面带笑容。
充耳:塞住耳朵,指避而不听。

【翻译】

前高后低的山丘上有葛草,为什么它的枝节四处蔓延?卫国的叔伯们啊,为什么多日不来?你们停留在何处?一定是有盟约啊!为何拖延这么久?一定是有原因啊!狐裘已经变得蓬乱,不是车马不向东行。卫国的叔伯们啊,没有人与我们同心。身份渺小而卑微,正是颠沛流离的人们。卫国的叔伯们啊,身着华服却充耳不闻。

【解读】

古往今来,对于《旄丘》这首诗作的主旨,研究者都是各执一词,有着不同的解读。传统的说法以《毛诗序》为代表,认为是黎侯为狄人迫逐而客居卫国,黎国臣子责备卫国“不能修方伯连率之职”,方玉润《诗经原始》则认为此诗与《式微》均是黎臣劝君归国之作。近当代学者则分歧较多,有“卫臣或黎臣责晋”说、“弃妇埋怨丈夫”说、“女子怀念情人”说、“兵士登高怀乡”说等。结合诗意而言,取“黎臣责卫”之说最为贴切。

此诗共有四章,每章四句,其中一、三、四章第三句运用叠句,第二章前后亦形成复沓结构。第一章以蔓延生长的“旄丘之葛”起兴,暗示黎臣常常登上旄丘,渴盼卫国援兵的到来。然而这些被尊称为“叔伯”的卫军久久不来,黎臣难免会焦灼不安,所以第二章描写了他们自问自答的设想:也许是有盟约在身,也许是别有他因,可谓委婉通达、曲尽人情。第三章起,以蓬乱的狐裘为喻,表明国家的情势危急,已经不堪如此拖延,而且说并非自己不出兵东行,只是因“叔伯”无人与我同心尽力,言语间已有归咎和指摘之意。第四章中,则更进一步渲染黎臣的困顿的处境,极言其卑微的身份和流离的凄楚,这与雍容华服的卫国“叔伯”形成鲜明对比,体现出黎臣希望彻底的破灭和对卫军背信的强烈斥责。

全诗结构清晰,善用铺陈对比,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黎臣由期盼到质疑,由疲敝到幻灭,由称誉到暗讽,情感的渐进变化合乎人情事理,也使得全诗具有了一波三折的层次感,是不可多得的咏志佳作。
上一篇:式微
下一篇:简兮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 jufuvt 评论 旄丘:“狄人”就是翟人“,由于卫国一直懈于防固,公元前660年,翟人伐卫,导致卫国首次灭亡。 jufuvt 评论 旄丘:黎国在今天山西上党,卫国在河南鹤壁淇县。卫国在黎国的东边,所以有“狐裘蒙戎,匪车不东。”这里“匪”仍然是原意,就是指“狄人”。 jufuvt 评论 旄丘:黎国臣子责备卫国“不能修方伯连率之职是也。“旄丘之葛兮,何诞之节兮”赋比兴手法用的太巧妙,黎侯在旄丘之上,伸长着脖子,在瞭望,期待远方的救兵。 行尽江南 评论 旄丘:旄丘上的葛藤啊,为何枝节蔓延得那么长!卫国的皇亲国戚叔啊伯们,为何日子里充满阳光。为何能安处屋宇中?必定有王室的俸䘵补给。为何能高居这么久?必定有所依靠。身穿狐裘毛茸茸,无车不东行。这些皇亲国戚叔啊伯们,鲜有人与他们享受同等待遇。我们卑微又末流,都是流离失所的流浪者。皇亲国戚的叔啊伯们,盛装华饰塞耳,装作不知道(从来不关心)。 大象无形 评论 旄丘:“狐裘蒙戎,匪车不东。叔兮伯兮,靡所与同。”这句很关键。”匪车不东“是豪华的车子不往东去,叔伯啊!这些车子不能载我们同行。“靡所”,此处可解释为不是我们能乘坐的车子。描写了在路边等待他们在当地的老乡一起回家,而约定好的当地老乡却一直没有露面。看见路边的豪车都不往东(家乡的方向)去,他们也不可能载我们回家。流离在外的游子是多么渺小,叔伯们啊!衣着华丽却充耳不闻。 飞翔 评论 旄丘:叔兮伯兮,何多日也?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